金華酥餅傳為唐將程咬金微時所創(chuàng),售以為生,至今該行業(yè)仍奉程為祖師。
系用上白面粉、凈肥膘肉、雪里蕻咸干菜、芝麻、飴糖、食堿、精鹽、菜籽油等分別制作皮、餡;經(jīng)泡面、揉面、搓酥、摘坯、制皮、包餡、收口、搟餅、刷飴、撒麻、烘烤等10余道工序制成,其烘烤系在特制陶爐中進(jìn)行,內(nèi)燃木炭,將餅坯貼于爐的內(nèi)壁,經(jīng)烘烤、燜烘、及將爐火退凈后焙烤,前后在5小時以上而成。由于烘烤時間長,餅中水分大多蒸發(fā),利于貯存;既是受潮,烘烤后依然酥香如故。又因上白面粉搓酥,使面皮分層薄如紙,致烤制后酥松油潤而不膩。
香松的酥餅,味道極佳;入口酥碎,遇濕消融,即使牙齒脫盡的人也有口福品嘗其味;酥餅還以濃烈的陳香和鮮咸的回味顯示其特有的魅力,強(qiáng)烈地吸引著顧客;明代已聞名于世、民間更有李白“聞香下馬”的傳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