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津的美食都有什么?可能很多人首先就會想到狗不理包子,狗不理包子是天津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美食,口味獨特,不管是本地人還是去天津旅游的人都愛吃,天津大街小巷也都看得到,其實天津的美食并不是只有狗不理包子,天津還有很多非常具有特色的美食,天津十大美食都有哪些,一起來看看到天津必吃傳統(tǒng)風(fēng)味小吃吧!
一、狗不理包子
狗不理包子,相信大家都知道,這是天津最著名的小吃,是“天津三絕”之首,也是中華老字號之一。狗不理包子好吃而且非常接地氣,在制作上也非常的講究,選料、配方、攪拌以至揉面、搟面都有一定的絕招兒,明確的規(guī)格標準,就連包子褶花都有要求,每個包子都是18個褶。
剛出屜的包子,大小整齊,色白面柔,看上去如薄霧之中的含苞秋菊,爽眼舒心,咬一口,油水汪汪,香而不膩,一直深得大眾百姓和各國友人的青睞狗不理包子用料非常講究,講時令、季節(jié)、鮮活。如蟹肉包,那一定時金秋十月正當(dāng)時的大閘蟹,味鮮汁美。此包肉質(zhì)鮮嫩,香味濃郁。【詳情】
二、煎餅果子
煎餅果子是天津的民間非常有人氣的街頭小吃,用薄餅卷著餡料,一口下去滋味非常的豐富。薄餅是綠豆面制成,夾雜著油條或者薄脆,再添加一些好吃的甜面醬加蔥末,味道就出來啦。
煎餅果子是天津著名的小吃,天津人把其作為早點。煎餅以綠豆粉為主料,調(diào)成糊狀。攤成煎餅,形似荷葉,薄軟如紙,然后卷上酥脆的棒槌果子(油條)或果箅,抹上面醬、腐乳,撒上蔥花、芝麻、孜然等小料,從中間折起即可食用,還可以在煎餅上再攤上雞蛋。山西也有用面粉做的煎餅果子,做法相同。【詳情】
三、耳朵眼炸糕
耳朵眼炸糕距今已經(jīng)有百余年歷史,清光緒年間,創(chuàng)始人“炸糕劉”劉萬春。耳朵眼炸糕選用江米,加工面醬用赤小豆,白糖經(jīng)傳統(tǒng)工藝制餡,指定油類炸制,成品外皮金黃、酥脆不艮。
傳統(tǒng)的耳朵眼炸糕采用北運河沿岸楊村、河西務(wù)和子牙河沿岸文安、霸縣產(chǎn)的黃米和江米經(jīng)水泡漲后用石磨磨成粥狀,盛在布袋中。經(jīng)淋水發(fā)酵后兌好堿當(dāng)作面皮;再用天津出產(chǎn)的朱砂紅小豆,制成豆餡,加優(yōu)質(zhì)的紅糖在鍋內(nèi)熬汁炒成豆沙餡,涼后作餡心,包好后溫油(130℃)下鍋,勤翻勤轉(zhuǎn)。【詳情】
四、十八街麻花
天津美食界有著“天津三絕”,這個大家應(yīng)該都知道,天津三絕分別是皮薄餡大的“狗不理包子”香甜軟糯的“耳朵眼炸糕”還有一個就是今天介紹的“十八街麻花”,十八街麻花在天津也是非常受歡迎的小吃,很多游客也會選擇帶走。
“十八街”指的是天津的一個地方,十八街大麻花的創(chuàng)始人是河北大城縣人范桂林。他出生于一個貧苦家庭,父親去世之后母親待著范桂林和二哥范桂才逃荒到天津,借住在南樓村。偶來范桂林經(jīng)人介紹,到東樓十八街的一家麻花鋪當(dāng)伙計。后來他覺著總幫別人做工不是長久之計,想自己出來開一家屬于自己的麻花店,于是他便辭去了麻花店的工作,自己在東樓十八街附近擺設(shè)小攤,炸制麻花叫賣。【詳情】
五、石頭門坎素包
天津市的老百姓都吃“石頭門坎素包”,尤其在中老年人的群體中更是名聲大振,廣大食客人盡皆知,石頭門坎是天津的素食小吃中做素包最早的老字號,至今已有100余年的歷史。
石頭門坎素包店原為清乾隆末年在宮南大街開業(yè)的真素園。因店主為防夏季雨水入店而在門口壘的一道門坎,而得“石頭門坎”之別號,后得慈禧御賜“石頭門坎素包”并立此字號。石頭門坎素包餡中共投入19種副料,均為各地名產(chǎn),制成的包子薄皮大餡,有咬勁,其濃郁獨特的素香味,食之回味無窮,尤為老年人喜食,確為天津市獨特的傳統(tǒng)風(fēng)味小吃。【詳情】
六、卷圈
炸卷圈是天津傳統(tǒng)小吃,用香油、麻醬、醬豆腐、姜末、五香粉、鹽等調(diào)拌綠豆菜、香干、香菜、粉皮等成餡,以豆皮卷餡,切成約十五厘米的長段,用面粉、醋、鹽調(diào)成的糊,糊粘兩頭切口,然后下油鍋炸,炸成金黃色即可。炸卷圈清淡適口,外脆里嫩,天津人一般都是夾餅吃。
作為天津特有的小吃,在卷圈的口味上,天津人向來“挑剔”。香干、油面筋、紅粉皮、白粉皮、麻醬、醬豆腐……據(jù)說最地道的傳統(tǒng)天津卷圈餡兒里是不能有榨菜、海帶絲、辣椒醬這些“外來客”的。當(dāng)然在天津也不乏挑戰(zhàn)傳統(tǒng)口味的特色卷圈,而且還倍兒受人們的歡迎。【詳情】
七、鍋巴菜
鍋巴菜即津味嘎巴菜。色、形美觀,多味混合,清香撲鼻、素淡爽口?!案掳汀毕隳塾幸牛u子透亮而覺鮮。加上綠豆性甘涼,能清熱,解暑,利水、解毒,因此,每逢夏季,備受歡迎。
津味鍋巴菜(俗稱嘎巴菜)是天津獨有的地方風(fēng)味漢族傳統(tǒng)小吃,由山東煎餅演變而來。早年在天津謀生的山東人,常把綠豆煎餅(天津人稱為嘎巴)切成細條,拌入制好的鹵汁,配以小料出售很受歡迎,并逐漸傳遍天津全市。開業(yè)于清光緒年間的“大福來”嘎巴菜鋪以其優(yōu)質(zhì)原料,多味混合制作,在競爭中獨占鰲頭,自樹一幟。
八、白記餃子
白記餃子館的字號‘白記’是天津人白興恒1890年創(chuàng)立的,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,真正的老字號,清真的,口味正,是附近美食的必選之一。白記餃子久負盛名享譽全國,是天津傳統(tǒng)特色風(fēng)味食品。白記餃子制作精細,選用上好新鮮羊肉,剁成肉泥。適當(dāng)加入鮮嫩白菜末、特制醬油、小磨香油等調(diào)拌成餡,面和好放軟,制作成的餃子皮薄、邊小、餡大,是群眾喜愛的常用食品。
白記招牌的是燒賣和餃子,鲅魚水餃,餡兒大皮薄,手工包制而成,非常好吃!三鮮燒麥,面皮薄透亮,肉質(zhì)鮮嫩緊實,料也非常足!【詳情】
九、棒槌果子
“棒槌果子”其實就是油條,為津門傳統(tǒng)早點食品,因成品呈棒槌形,所以得名。按照不同的季節(jié),用不同比例的堿、礬、鹽加清水和面,把面開成長條,反復(fù)揉勻搋透,經(jīng)過將條、剁條、撂條、抻長成型,放入熱油中炸透后即可食。 其特點是色澤老紅。口感咸、香、脆,滋味俱全。一般早晨的街邊都有出售棒槌果子的小攤。
棒槌果子含豐富碳水化合物、胡蘿卜素、少量的維生素及鈣、磷、鉀等礦物質(zhì),含粗纖維多,能夠清除體內(nèi)垃圾,具備排毒養(yǎng)顏的功效,還能健脾養(yǎng)胃促進消化。【詳情】
十、糖炒栗子
糖炒栗子是京津一帶別具地方風(fēng)味的著名食品,也是具有悠久傳統(tǒng)的美味。牛皮紙袋一兜,趁著剛出鍋的熱度,站在路邊迫不及待剝上一顆——金燦燦的果肉脫殼而出,熱乎乎入口,粉糯香甜。
天津的糖炒栗子算是街頭一景了,飽滿的栗子在大鍋里均勻地攪拌著,冒著熱氣騰騰的白煙,聞起來倍兒香。有幾家經(jīng)常排著長長的隊伍,但人們心甘情愿在風(fēng)中等待,就為吃這一口栗子!【詳情】
9月23日7時36分,株洲市蘆淞區(qū)蘆淞大橋東橋頭一輛白色小汽車被出租車追尾失控駛向?qū)ο蜍嚨琅c多車相撞,造成6人死亡7人受傷。極目新聞記者實地探訪了解到,遇難者中有一家三口,系一位賣菜母親和她的一對7歲的雙胞胎。這位母親在蘆淞大橋附近的菜場做生意,事故發(fā)生后,周邊鄰居自發(fā)幫忙賣菜。
1、胡蘿卜和黃瓜洗凈切丁備用;2、雞胸肉切丁加老抽 料酒 胡椒粉 淀粉 鹽 腌制10分鐘,加點食用油鎖住水分;3、鍋中油熱把腌好的雞胸肉丁炒熟盛出備用;4、鍋中留底油放花椒小火炒香撈出,再放蔥花蒜末豆瓣醬煸出香味;5、放胡蘿卜丁炒至斷生,再放入雞肉丁和黃瓜丁翻炒;6、倒入調(diào)好的料汁,小火收汁即可。
最近有一則新聞非常感人,它講述了一個男童被人撬門偷走30年,母親在巨大的痛苦中堅持尋找,最終得以團圓的感人故事。母親經(jīng)歷了無數(shù)個日夜的思念和擔(dān)憂,但她沒有放棄尋找孩子的希望。在警方的幫助下,這個孩子終于被找到。
海螺一般煮10分鐘以上,但是不同大小的海螺要根據(jù)個頭而定。例如中等大小的花螺大約煮5到6分鐘即可,最好不要超過10分鐘。如果是大海螺建議煮12-15分鐘左右。如果不確定海螺熟沒熟,可以看看它的殼有沒有開,新鮮的海螺快熟時它的殼會打開,發(fā)現(xiàn)張開殼后再煮3分鐘就熟了。
可樂酒桶是一種威士忌酒。其配方是將可樂和威士忌混合在一起,具體比例可根據(jù)個人喜好調(diào)制。其在歐洲非常流行,特別是法國,基本是年輕人開聚會的必備飲料。因可樂和威士忌在冰塊的冷卻下,會提升口感,而威士忌加冰塊后口感會更加豐富,可樂經(jīng)過倒出已經(jīng)沒有什么氣,所以喝起來就像是一種新型飲料而被人所喜愛。
煮牛奶時加糖,對營養(yǎng)成分會有一定的影響。牛奶加入糖后,其中含有的賴氦酸與糖中的果糖在加熱后形成果糖基賴氨酸,不但不能被人體吸收而且還會危害人體健康。且糖是酸性物質(zhì),牛奶中鈣是堿性物質(zhì),二者相遇會使鈣的有效含量降低,影響了牛奶的營養(yǎng)價值。
用料:脫皮綠豆250克,黃油或玉米油80克,細砂糖70克,麥芽糖50克,抹茶粉5克。綠豆涼糕的做法:1、250克綠豆加入清水后浸泡一晚,其間多換水。2、將綠豆要先淘洗干凈。3、蒸鍋中墊入紗布,倒入泡好的綠豆攤開,蓋上鍋蓋蒸50一60分鐘。
1、姜切片,小蔥切蔥花;2、鴨肉洗凈,加入1升清水,放入鴨肉、料酒2克、小蔥4根煮沸,撇去浮沫,大火煮10分鐘,撈出備用;3、松茸洗凈切片;4、砂鍋中放入鴨肉、生姜、2升清水,煮沸后中小火燉煮90分鐘;5、加入鹽、松茸、枸杞再燉煮30分鐘,裝盤后撒入蔥花即可;
1、鴨肉洗凈,焯水備用;2、姜切片、小蔥切蔥花;3、枸杞,石斛洗凈;4、山藥去皮切滾刀塊;5、砂鍋中放入鴨肉、生姜、石斛、2升清水,煮沸后中小火燉煮90分鐘; 6、加入山藥、鹽、枸杞再燉煮30分鐘,裝盤后撒入蔥花即可;
1、鴨肉洗凈,鍋中加入清水,放入鴨肉、料酒、小蔥、生姜煮沸,撇去浮沫,大火煮10分鐘,撈出;2、姜、香菜、吃小蔥切好備用;3、油豆腐對半切開,鴨血切塊;4、紅薯粉絲溫水泡5分鐘;5、取燉鍋,放入鴨肉、生姜、加入2升清水,大火煮沸后轉(zhuǎn)中小火燉煮2個小時,瀝出湯汁;6、鍋中放入鴨湯、鹽、鴨腸、鴨胗、鴨肫、油豆腐、鴨血,中火煮30分鐘;7、放入粉絲燙1分鐘盛出碗中,撈出鴨腸切段、鴨胗切片、鴨肫切片;8、放入碗中,盛入油豆腐、鴨血,放胡椒粉、香菜、蔥花,舀入鴨湯即可;